正在加載......
台灣牙醫網
 
  本網站為牙醫資訊的入口網站,歡迎蒞臨瀏覽。
管理 首頁
 
X
 
會員暱稱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總是咬牙切齒?磨牙可能是壓力大    首頁 > 最新醫療報導資訊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】 2016/04/04

近一年多來,35歲的董小姐夜間磨牙情形加劇,兩側下頷肌肉酸痛鼓脹,臉型因而有改變。細問之下,董小姐除了磨牙外,因在兩年前離婚、感情生活的不順遂而尚有其他焦慮的症狀。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昀指出,磨牙是相當常見的問題;引起磨牙的機轉尚有爭議,但目前認為是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異常造成,而心理壓力、人格特質、基因遺傳及藥物都是與磨牙相關的成因之一。

磨牙盛行率隨年齡而下降

根據研究統計,在兒童盛行率有17%,隨著年齡盛行率下降,到了中年盛行率約8%。磨牙可能發生在清醒時或睡眠中,以非自主性的咬緊牙齒及反覆磨動牙齒為表現。磨牙會造成牙齒損傷,早上起床後可能會出現頸部酸痛、頭痛、牙齒疼痛,甚至因為下巴肌肉鼓起而改變臉型。

習慣磨牙者易有焦慮人格

臨床研究也證實磨牙和心理壓力及焦慮有關。有磨牙習慣的人有較高比例有焦慮性人格特質,另外憂鬱、強迫症狀出現的比例也較高。張醫師表示,從精神分析角度來看,在嬰兒時期最早的滿足與刺激皆來自於口腔,並幻想經由口腔來控制外在世界。當人在面對壓力時,因為外在現實無從宣洩的情緒壓抑至潛意識中,而某些行為可能會退化到嬰兒階段,回到使用口腔來當做情緒出口,藉由磨牙來宣洩對現實的不滿。

未滿6歲先不用治療

在治療方面,6歲以下的孩童普遍認為不需治療,可能與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有關,隨著年齡可能自行緩解。目前尚未有藥物可完全根治磨牙,但在壓力事件導致磨牙加劇期間,可使用鎮定放鬆類藥物緩解部份磨牙情形。另外,也需評估是否受到焦慮及憂鬱的症狀影響,針對情緒問題給予適當藥物及心理治療。

諮詢牙科使用咬合板

有些研究顯示磨牙可能和某些睡眠疾病(如睡眠呼吸中止症)有關連,可經由睡眠檢查進行診斷。除了精神科治療,學習放鬆技巧(如腹式呼吸、肌肉放鬆訓練、瑜伽及冥想),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(如咖啡、茶、可樂)以及戒菸之外,也可至牙科諮詢是否適合使用咬合板來減少牙齒損傷。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:http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26339

友善列印

本網站版權所屬欣華健康資訊有限公司
服務信箱:dentist.hot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