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體骨質植牙 比骨粉植牙容易成功 (中時健康2009.8.12)
自體骨質植牙 比骨粉植牙容易成功
【中時健康 林志遠/台北報導】2009.08.12
老人如果裝活動假牙因製作不當,容易導致牙齒及牙床受力不平衡,甚至引發牙齦萎縮及牙床塌陷,病患平均每三到五年要換一付假牙,甚至要拔一、兩顆牙,非常不便。而較為進步的是人工植牙,此近十年來突破性的新技術,不僅為老年人帶來福音,局部缺牙的族群也因此獲益。
當牙齒有缺損時,一般牙醫師會以假牙重建治療,但如果缺牙太多,只能靠少數牙齒支撐的假牙,容易因咬合力過度承載造成牙床及牙周組織的破壞,或因單顆缺牙須磨掉兩旁的健康牙來做支撐等,都很難有滿意的治療,牙醫師盧醫師表示,過去銀髮族不論在使用活動假牙或覆蓋式假牙上,都存在許多的不便,而一直到人工植牙技術的出現,帶來生活大改變,人工植牙則可以像自然牙根一樣,可承受咬合壓力並且美觀安全。
傳統人工植牙的手術,是在牙床的骨質上植入鈦金屬的人工牙根,骨缺損處填充所謂的人工骨粉,經過四到六個月的生骨過程,等待牙床骨骼與牙根長成一體,便能套上人工假牙固定,盧醫師表示,大部分人工骨粉並非取自真人骨,為化學所合成的,難以自行生長至與牙床骨質完全密合的狀態。取自人骨的冷凍乾燥骨粉又十分昂貴,病患常難以負擔。
傳統骨粉植牙,最大的缺點便是骨質的生成效果,早期第一代的骨粉使用的是牛骨,生骨機率較骨粉稍佳,然而因狂牛病問題被禁用,台灣使用的大部分是人工合成骨粉。一般需要6至9個月等待密度達到一定標準再植牙,過程費時耗力,而且有時常因骨粉穩定度不夠而流失,或導致人體排斥,而使植牙失敗,嚴重者甚至會感染引發鼻竇炎。
目前新式的「自體骨質植牙術」,是將智齒後的組織整塊切下,移植到需要植牙但又骨質不足的區域,由於是自體組織,不會有排斥和感染問題,快速骨密整合能縮短植牙療程。在大範圍缺損部分,亦可與骨粉混合使用,增加生骨的效果。
一般而言植牙的年紀,盧醫師表示,因考慮到須牙床發育穩定,建議為女生滿13歲、男生滿16歲,一旦缺牙所伴隨的症候群相當多,如牙周病、咬合上下牙的萌發、後牙前倒,其中影響最嚴重的為後牙前倒,會導致細菌孳生及牙齦變形,嚴重者甚至引發潰爛等。
牙醫師黃醫師特別提醒,民眾若正在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,或罹患糖尿病,以及正在進行放射治療的患者,均不宜進行植牙手術,年紀較大的年長者,因長期缺牙導致牙床骨質萎縮者,可建議以人工植體支撐活動假牙,達到理想的咬合效果。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1,10&id=7452
|
|
|
|